• 即溶咖啡vs.咖啡粉

即溶咖啡與咖啡粉的差異在哪?

最主要的差異是製造程序,咖啡粉是將烘焙完的咖啡豆先行研磨好,這樣消費者就不需要另外購買研磨器具,比如濾掛咖啡包,而「即溶咖啡粉」的形成是將咖啡粉沖泡後,再進一步透過萃取、分離、脫水等程序,移除咖啡的沉澱物、水分後,加工製作出的。 即溶咖啡最主要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以及方便性,不過當瞭解即溶咖啡的製程不難想像,經過沖泡、萃取的過程,將會失去咖啡天然蘊含的許多香氣分子,所以透過改良,「二合一即溶咖啡」、「三合一即溶咖啡」的產品開始出現,這些產品一般是透過添加化學物質的方式來補足風味的不足,常見成分是「糖」、「奶精」,而主體的咖啡成分幾乎都是整體含量最低的,而就算選擇無糖的二合一咖啡,也要小心高脂肪的問題,因為少了糖,就可能添加更多的奶精來讓咖啡喝起來順口,此外,奶精的成分可能含有反式脂肪。 對於一般家庭沖泡來說,我們更推薦經濟實惠的「濾掛式咖啡」,一方面沒有額外添加糖及奶精,成分相對單純,熱量也非常低;另一方面,從成本的考量上來看,濾掛式咖啡在同樣預算之內,還能夠讓沖泡出的咖啡呈現更加豐富、有層次的風味。 其他相關知識: 現代咖啡的變革 — 濾掛式咖啡的崛起 品嘗完整的『咖啡原味』

2021-11-19T13:26:54+08:002021/11/19|Categories: |
  • 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

產地?咖啡品種?究竟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咖啡的風味呢?

影響咖啡的因素繁多,一般可以分成三大要素:咖啡品種、栽種環境、後續處理。 咖啡品種:大家眾所周知的阿拉比卡豆就是目前最主流的咖啡豆種,接著還有相對小眾的羅布斯塔豆與賴比瑞亞豆,簡單來說,阿拉比卡豆具有更為豐富的香氣、口感柔和、帶有果酸味;羅布斯塔豆則是香氣濃烈但單調,具有較苦澀的風味。 產地與環境:比如咖啡廳常聽到的衣索比亞、瓜地馬拉、肯亞…等等,這些區隔是以國家氣候為主要分歧,不同的氣候環境就能夠產生不同的風味,下面提供幾個主要產地的咖啡特色: 巴西:主要種植羅布斯塔品種的咖啡豆,口感濃烈,帶有巧克力味。 衣索比亞:咖啡原產地,還出產許多小品種的咖啡豆,主要被認為咖啡有著糖漿味,帶有草莓或藍莓等果香味。 肯亞:咖啡最著名的就是富含烏梅汁、洛神花茶等極具特色的味道。 後續處理:最常拿出來討論的就是生豆處理法、烘焙程度、沖泡法三種,生豆處理法目前有日曬法、水洗法為大宗;烘焙程度越高會讓沖泡出的咖啡具有更醇厚的口感以及苦澀味;沖泡法究其核心概念則是控制咖啡粉的粗細度、水溫、浸泡時間來影響最終咖啡風味的微調與呈現。 其實要詳細探討影響咖啡風味因素的細節非常複雜,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連結,有更多相關資訊喔~ 其他相關知識: 咖啡原味vs.加工味道 —找尋適合自己的咖啡 咖啡品種常見有分阿拉比卡豆、羅布斯塔豆,那什麼又是小果咖啡呢? 咖啡豆種大解密

2021-11-19T13:27:27+08:002021/11/19|Categories: |
  • 即溶咖啡

二合一咖啡?三合一咖啡?什麼是即溶咖啡呢?

其實市面上販售的二合一、三合一咖啡都是即溶咖啡的一種!他們的差異是咖啡中額外多了幾種的添加物。 那麼首先就要談到什麼是即溶咖啡? 即溶咖啡的製造程序相當繁複:咖啡豆經過常見烘焙、研磨、沖泡後,還需要再進一步萃取、分離、脫水,目的是移除咖啡的沉澱物、水分,製作出可以快速融於水中的即溶咖啡粉。 咖啡粉接觸熱水沖泡的瞬間,是咖啡香氣最濃的時候!而從即溶咖啡的製程不難想像,沖泡出的咖啡其香氣非常不足,所以常見的二合一、三合一咖啡就應運而生,透過添加化學物質的方式來補足,或者乾脆用複合口味來掩蓋這個問題。 這些化學添加物就會衍伸出許多影響人體健康的問題,在《康健》的調查分析中發現,不論是三合一或二合一咖啡,脂肪含量比例幾乎全都過高,常見三合一咖啡,主要成分是「糖」、「奶精」及「咖啡」,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,內容物必須全顯示,且由多到寡依序排列。其中,許多三合一咖啡產品都是「糖」或是「奶精」寫在第一序列,也代表含量最高的成份是糖或是奶精,且不同廠牌的糖含量可能差了2到3倍之多,消費者因此想要選擇「無糖」的二合一咖啡時,也要小心高脂肪的問題。 其他相關文章: 想了解更多即溶咖啡的討論,可以參考:品嘗完整的『咖啡原味』 想了解不同咖啡產品的比較,可以參考:現代咖啡的變革 — 濾掛式咖啡的崛起

2021-10-09T18:08:15+08:002021/10/09|Categories: |
  • 膠囊咖啡

什麼是膠囊咖啡?為什麼突然那麼熱門呢?

其實膠囊咖啡的原理就像義式咖啡機,但又更簡單便利,可依照自己偏好的口味選擇不同的膠囊,放入膠囊咖啡機中,按下按鍵就能有一杯香濃的咖啡。所謂的「膠囊」就是廠商預先將研磨好的咖啡粉裝入一個塑料膠囊內,並充入氮氣以保鮮,想要喝杯咖啡時只要將膠囊裝入專用的咖啡機裡就行。

2021-10-09T18:08:11+08:002021/10/09|Categories: |
  • 咖啡烘焙數字

咖啡豆包裝上的烘焙數字代表什麼含意?

咖啡豆包裝上的烘焙數字代表的是『烘焙程度』喔! 許多同好在購買咖啡豆時,包裝的咖啡袋上大部分會以一個數字來標示烘焙度,許多人都會問:這代表什麼意思? 一般來說,烘焙就是對咖啡豆進行加熱的過程,進而使咖啡豆的芳香物質被提煉出來,所以我們會用烘焙進程來判斷烘焙度,烘焙進程越早,烘焙度就越低,但這樣的說法不夠準確!因此需要利用專業儀器來數據化不同的烘焙程度。數據化的分數與標準是由美國特種咖啡協會(SCAA)所制定,數字從0 - 100,數字越小烘焙度越深。 0 ~ 40 一般為深烘焙 41 ~ 80 一般為從中淺到中深烘焙 81 ~ 100 一般為淺度烘焙 其他相關知識: 為什麼咖啡豆要經過烘焙?不同烘焙程度會如何影響口感?

2021-10-09T16:45:59+08:002021/02/03|Categories: |
  • 咖啡豆出油

咖啡豆出油怎麼辦?

出油最大的原因其實取決於『烘焙的程度』,所以用出油的狀況來判斷咖啡豆的新鮮度是錯誤的喔! 許多人都會問昕一:我的咖啡豆出油了怎麼辦?是不是我保存的不好?別緊張,其實我們首先得了解,沖泡咖啡經過不斷的演進,演變成現今採用烘焙這種『加熱』的方式來處理咖啡豆,烘焙能夠把咖啡豆的原始風味展現出來,讓我們能在品嘗咖啡時感受到細緻且豐富的各種風味。 也因為透過烘焙的加熱過程,讓咖啡豆有了「出油」的可能性,在烘焙過程中,咖啡豆會因為吸收熱量膨脹、爆裂,本身含有的油脂成份會浮出體表,逐漸讓咖啡豆表面產生油光,所以當烘焙程度越深,這情形就會越明顯。 換句話說,淺烘焙的咖啡豆就算保存狀況不好,體表也幾乎不太會產生油光,而重烘焙的咖啡豆也許放置沒幾天就充滿油光,這狀況並不代表咖啡豆不新鮮!所以用出油狀況來判斷咖啡豆新鮮度並非全對! 其他相關知識: 為什麼咖啡豆要經過烘焙?不同烘焙程度會如何影響口感? 咖啡豆包裝上的烘焙數字代表什麼含意?

2021-10-09T16:52:42+08:002021/02/01|Categories: |
  • 烘焙咖啡豆

為什麼咖啡豆要經過烘焙?不同烘焙程度會如何影響口感?

必須如此,透過烘焙這個「加熱」的過程,咖啡豆中蘊含的各種芳香物質就能夠被提煉出來,各種咖啡豆才能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風貌。 那麼不同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風味呢? 淺烘焙:因為烘焙時間較短,能夠帶出咖啡豆本身的天然花香、水果香、與強烈的果酸味。以清爽風格為主格調,適合經常喝茶、品茗,卻不喜歡咖啡苦味的朋友。 中烘焙:在味道與香氣上強調『平衡』,中度烘焙讓咖啡豆內含的醣類開始焦糖化,使沖泡出的咖啡帶有焦糖與巧克力等「甜味」,一方面保留了天然果酸味,也帶出了淡淡的焦糖與巧克力甜味。這款咖啡適合平常就有喝黑咖啡習慣,且想更加了解咖啡天然風味的朋友。 深烘焙:深烘焙可以讓泡出的咖啡具有更好的醇厚口感。不過隨著烘焙時間加長,咖啡中的酸味、甜味會被破壞,繼而轉變成苦味跟澀味,長時間的烘焙也會產生特定的芳香物質,會掩蓋咖啡豆本身的香氣,形成所謂的「咖啡香氣」,這也是為什麼不管來自哪裡的咖啡豆,經過深度烘焙後泡出的咖啡風味都很類似。 其他相關知識: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烘焙咖啡背後的原理,請看品嘗完整的『咖啡原味』 咖啡豆包裝上的烘焙數字代表什麼含意?

2021-10-09T16:44:27+08:002021/01/28|Categories: , |
  • 養豆

什麼是養豆?為什麼咖啡豆需要養豆?

剛烘焙完出爐的咖啡豆,並不是品嘗的最佳時刻唷,而是須放置7-10天,等待豆內的過多的氣體排放出來才能品味到咖啡最完整的風味! 大體來說,烘焙即是透過加熱的過程,讓咖啡豆內部產生物理與化學變化,進而釋放咖啡豆本身的香氣與風味,在這過程中,咖啡豆內部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,沖煮時這些氣體會形成氣泡,影響咖啡粉跟水的接觸,破壞風味及香氣物質的萃取,所以剛烘焙完的咖啡豆,不能馬上就沖煮咖啡,而是必須靜待數天,等過多的氣體釋放出來,因此養豆又稱為「排氣」。 當然,咖啡豆也不是放越久越好,放得太久會讓烘焙後產生的芳香化合物逐漸喪失,影響咖啡風味。

2021-10-09T16:52:21+08:002021/01/26|Categories: , |
  • 生豆處理法

什麼是生豆處理法?為什麼需要生豆處理法?

咖啡豆是咖啡果實的種子,為了後續的保存以及進行烘焙的程序,才需要透過生豆處理法取出咖啡種子(咖啡豆)! 咖啡果實摘採下來後,由於果實富含果肉、水分…等等,非常不容易保存,也很容易過熟壞掉,因此為了後續加工,要透過生豆處理法去除果肉以及水分,以取出咖啡種子,目前主要分為日曬法跟水洗法兩種: 其他相關知識: 如果想更加系統性的了解咖啡風味的由來,請看咖啡原味vs.加工味道 —找尋適合自己的咖啡

2021-10-09T16:52:09+08:002021/01/26|Categories: |

咖啡公豆是什麼?

其實咖啡公豆在很多人眼中甚至是瑕疵豆喔! 現在咖啡豆的稱呼有分『公豆』、『母豆』,並不是真的性別,而只是咖啡豆的外觀型態而已,正常生長發展來說,由於咖啡豆是一種果實,而咖啡果實的外層有果肉,內部通常由兩顆種子面對面組成,這兩顆種子的平面向內相對,圓面則面向外層果肉,一側平面、另一側呈現圓弧狀,即我們一般常見的咖啡豆。而公豆則是遺傳性的畸形,每一側都呈現圓弧狀,所以又被稱為『圓豆』,如下圖所示: 一般來說,咖啡樹枝的末端的果實相較之下更容易出現公豆,有些人認為公豆的風味與口感都比正常咖啡豆細緻,圓豆的風味稍微明亮而醇厚度較低,以及對身體的刺激更小,但是卻沒有相關實驗可以證實這種說法 那為什麼公豆的價格都比正常咖啡豆高呢?目前比較為大多數咖啡愛好者認同的論點是:雖然公豆更被歸類為瑕疵豆,但因為數量稀少,很容易被咖啡豆商炒作,進而哄抬價格。至於公豆泡出的咖啡真的比較好喝嗎?真的見仁見智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比較看看~ 其他相關知識: 咖啡品種常見有分阿拉比卡豆、羅布斯塔豆,那什麼又是小果咖啡呢?

2021-10-09T16:50:11+08:002020/12/31|Categories: |

Go to Top